從小學到大學畢業,我敢說自己畫了上千張插圖,成堆的空白筆記本裡,滿滿的都是纖瘦四肢的美少年少女。然而一直到出社會好幾年後,我才終於具備職業美術的能力,儘管過去十年間畫了無數的畫,進步的幅度卻非常有限。一萬小時的定理大家耳熟能詳,那為什麼我投入的時間都沒帶來顯著進步?
學生時期畫圖總是很快樂,似乎有用不完的靈感。但進步卻非常緩慢
原因很簡單,我的確投入了大量的時間,但練習的方法卻是錯的。一萬小時的定理是對的,但還要再加上「刻意練習」(deliberate practice)才足夠。刻意練習的觀念出自於《我比別人更認真》這本書。書中探討各領域的專家究竟是如何成為領域佼佼者,也提出了通往卓越的關鍵點。
不同於一般所認知的練習,刻意練習具有以下特質:
1. 具有目的、計畫性
在做繪畫練習時必須明確知道自己要磨練什麼、目標為何。
2. 重複同樣的動作直到沉悶難耐
刻意練習是痛苦的。做有趣、擅長的事會帶來成就,鍛鍊基礎、做不擅長的事卻是一種折磨。學生時期的我不懂結構與透視,就用滿滿裝飾品蓋住畫面;不知道人體比例,就專畫Q版。因此十年後也還是沒辦法畫出正確的透視人物。要學好繪畫最好的方法即是在基礎工上重複、重複,再重複。
3. 時時得到回饋,知道自己哪裡做不好
也就是鎖定弱點,致力求進步。在回饋方面若能有一位教練是最好的,然而如果無法認識前輩、又沒有長期的資金能學畫,我們還是可以設法自我指導。
至於要如何靠自己得到回饋,我認為有以下的方法:
1. 跟別人的畫作比較
多看看別人是如何處理問題,而自己又是如何的處理問題。例如同樣是海洋的場景,別人有近中遠三層,空間顯得很深遠,自己的畫卻毫無空間感?別人的作品第一眼能看到的是什麼,而我們自己的作品第一眼能看到的又是什麼?大量觀看別人的作品永遠是進步的必要途徑。
多研究別人的作品,不要害怕臨摹。臨摹不是展示實力的方式,卻是很好的學習方法。臨摹會強迫我們詳細地檢視一張畫,並看到優秀畫家如何處理問題。永遠記得臨摹是為了「看見」別人怎麼畫,而不是把成果當作品,重要的永遠是過程而不是結果。
2.自我反省,問問自己:問題到底在哪裡?
腦中的想法總是一閃而過,將問題以提問的方式整理出來更能幫助思考。很多時候我們並不知道自己其實具備處理問題的能力,只是想法太多腦中一片混亂罷了。
3.偶爾改變繪畫的策略
為什麼要改變?因為習以為常的畫法就像慣性思考一樣,很可能讓我們錯失成長的機會。當我改變畫法時,往往也會發現過去處理繪畫時的盲點,以及解決問題的新方法。練習時保持思路清晰,知道自己在做什麼,對學習更有幫助。
文章的結尾,我想分享一段業界前輩曾說過,關於學習的話:
起初,我們不知自己無知。
而後,我們知曉自己不知。
然後,我們不知自己已知。
最後,我們知道自己知道。
這樣的過程會在繪畫學習之路上反覆出現,每次當我們明白自己的不明白後,學習的旅程就會真正開始。
Sisi Hsu
「每次當我們明白自己的不明白後,學習的旅程就會真正開始 。」講得真好, 這就是學習的過程啊 !
ticcia
非常喜歡這句話!